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日常 > 正文

精益管理步骤(精益管理步骤包括)

2024-09-25 20602 0 评论 工作日常


  

本文目录

  

  1. 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有哪几大步骤
  2. 实施精益管理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3. 精益生产管理有哪些方法

一、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有哪几大步骤

1、第一步,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通过实施5S管理改变作业现场面貌创造有序的工作环境,减少各种寻找的时间,提高效率,达到全体员工遵守规定的习惯和不断寻求改善的职业素养。

  

同步各工序间的生产,尽量使工序间在制品数量维持最少水平。即前工序的加工一结束,产品应该立即转到下一工序。通过在设备、人员、生产线进行相应如下布置,将有助于同步生产的达成。

  

②按工艺顺序布置设备,尽可能达成装备流水线化;

  

④按人体工学原理布置作业区域;

  

⑥尽可能使用小型设备便于再布置;按“U”形布置生产线;实施标准化作业。

  

减少原材料、在制品与成品等各种存货。在精益思想里生产一件产品要花多少时间,不是由机器或人员作业速度决定的,而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的。所以在精益生产方式中只有“多长时间生产出一件产品才好”,这就节拍生产。假如一天市场需求量是100个,工作时间是300分钟,那么就应该使生产线每隔3分钟生产一个产品,使每一个环节都按均衡化生产的需求来安排各自的节拍,而不是连续做得越快越好。

  

4、第四步,实施准时化采购与准时化物流

  

精益思想必须向企业制造链的上下游进行延伸,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体系进行精益化布局,从而使企业的每一环节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在精益思想里,为了消除采购过程的浪费,主张减少合格供应商的数量,并建立与供应商长期的、互利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建立互信与信息共享,实现快速沟通,解决品质问题,保证准时供货。在物流过程中,主张采用先进的交通工具、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同时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上,尽可能减少纵向层级,打破部门壁垒,依靠技术手段提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为了实施“拉动式”生产,实现同步化生产,通常采用“看板”管理工具。为了有效实施看板管理,有时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排列布置,做到各工序所有需要的零部件都只从前工序获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物流要有明确的、固定的移动路线。将物流与信息流区分为工序之间和工序内的物流与信息流,分别由“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进行控制。所以精益生产方式中所指的看板是衔接上下工序工作的指令和信息纽带,这是与普通看板的区别所在。进行看板管理需要遵守以下5个使用规则:

  

①没有看板不能生产,物资不能流转;

  

②看板只能来自后道工序,前工序只能生产后工序取走的部分;

  

③前工序按收到看板的顺序进行生产;

  

6、第六步,实施柔性化生产组织管理

  

柔性化生产组织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产量的柔性;第二,时间的柔性。要实现生产的柔性化,通常需要建立整个企业系统能力的柔性,一般在制造企业中,主要实施内容为:

  

设计产品时就要考虑由若干个模块组成一个产品的可能。这将有利于各个单元可以独立拆装,独立升级改进,降低生产与维修的难度。

  

②生产制造部门的装备线与人员的柔性

  

柔性生产要求实行细胞式生产方式及固定变动并存的生产方式,推车式柔性生产线等,以不同的生产方式组合以确保既能满足生产效率最佳化又能满足柔性变动能力的要求。

  

通过业务流程的精益化和有效的授权管理,缩短任何业务在任何部门的办理、决策等过程所用时间。

  

在推行精益生产的企业,除了常设部门外,经常还要设置跨部门的临时组织,成立更具灵活性、更能适应市场需求项目推进小组,统一协调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二、实施精益管理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面对金融危机、民工荒及价格日益提升的原辅料市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营日益困难,但企业要转型、转行极端困难。为了维持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精益管理,控制成本,挖掘企业的内在潜力。本文尝试根据经验心得,与大家探讨一下实施精益管理的步骤流程。

  

一、现场管理,发现问题——七种浪费

  

首先,应该了解工作中不精益的现象,最自然的办法就是现场观察。带上肉眼、摄像机、笔墨纸砚(或者是电脑)、计时器,走到车间蹲点,能够发现各种浪费现象。

  

大家都知道,精益生产方式将所有浪费归纳成七种:

  

只要花些时间认真观察,各种浪费现象自然尽收眼底。如果有可能,应该争取把这些浪费的情况量化,这对实施改进计划大有好处。

  

现场出现浪费,一定是管理出现了问题,现场的浪费源于管理的浪费。管理上的浪费,分类如下∶

  

1)固定资产的浪费∶无法投入是使用的设备与空间。

  

2)人力资源的浪费∶闲人,人员之间分工不明,责任不清。

  

3)组织结构的浪费∶闲置组织或部门职能交叉重合。

  

闲置的资产需要花时间、人力与财力维护,闲置的组织与人员还会引起各种纠纷,这些都会进一步浪费公司的资源。

  

1)计划的确定缺乏科学性∶管理者能力缺失,制定计划无科学依据,未采用科学方法、工具,并且胡乱更改计划。

  

2)无实施准备∶不事先配置合理的人力资源、物料、机器,技术等资源,导致计划无法实施。

  

3)执行与跟踪核查不到位∶缺少对实施过程的跟踪,考核,不了解实施进度,督促员工完成任务。

  

4)缺乏成本收益核算∶实施计划需要耗费成本,如果收益少于成本,则实施此类计划对企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浪费。

  

上述计划的制定、准备、追踪、审核都不到位,造成人力资源、物料资源、时间资源的极大浪费,大大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

  

1)流程职责混乱∶流程环节无明确的标准、责任人,未设置合适的表单及标准。

  

2)流程重叠、交叉∶不同的流程实现相同的目的,或者流程目标含糊。

  

3)流程制度无法落实∶因种种原因,设定的流程在实施过程中被忽略或者有意无意地被践踏、抵制。

  

1)执行者缺少必要的信息∶比如,生产线不能及时得知原料到货信息,则班组的生产计划成为空话。

  

2)信息互相保密∶部门政治横行,部门之间互相保密,互相为别的部门设置行动障碍。

  

3)缺少知识管理∶员工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与知识、方法是公司的宝贵资产,但一直为个别员工拥有,未被整理与分享,真正成为公司的资源。

  

1)等待命令的浪费∶工作指令是公司运营的重要信息,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清晰地传达到位,造成执行者的等待,这样的等待是极大的浪费。

  

2)协调不利的浪费∶人员之间性格各异,背景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利益与立场不同,在交流中对信息的理解出现误差,导致公司的损失。

  

管理者或咨询师应深入思考,认真倾听现场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意见,一定能把这些浪费的原因找出来。顺便说一下,鱼翅图之类的方法是探究问题原因的非常好的一种工具。

  

3)使用科学工具∶Mindmanager、思维导图、PERT图、关键线路法、规划求救等都是非常常用且有效的探讨制定方案的工具。

  

1)计划流程标准化∶严禁拍脑袋决策,所有的计划均应事先审核相关资源(人力、库存、机器设备等等),并进行必要的核算。信息的传达渠道与速度也要制定制度标准,计划中的很多工作可以电子化、程序化,以提高计划效率。

  

2)配置优化∶该清理的库存清理,该精简的部门、人员精简,多余的空间、设备该卖的卖,能够改装使用的改装使用……

  

3)流程优化∶流程再造是节省成本,提高效能的最重要的手段,仔细审核每个流程的目的,用思维导图做做脑筋急转弯,集中大家的智慧,该删除的流程删除,该合并的合并,该外包的外包,以不断提高流程效率。

  

4)信息流程∶固定的信息标准化、表单化,有实力的企业不妨引进一些电脑网络技术(ERP、MRP、OA等),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5)厂址转移∶将工厂迁移到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地方去,到已经形成产业集群的地方去,这样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将大为降低,采购效率将大幅提高。

  

在新时代,沟通技巧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沟通是为了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准确,千万不要把沟通技巧理解为搞关系让对方舒服。标准化的表单能够解决不少沟通障碍,但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有效的沟通才能解决。我们太多的人没有倾听能力,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很多时候,人们把沟通理解为显示自己的才能或推托责任的技巧,其实,沟通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对方明白。在订单日益变小,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情况下,让合作者清晰明白自己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企业人员需要在这方面多花时间训练自己。

  

加入某种技术能够提高产能,同时减少公司对越来越昂贵的人员数量的依赖,咬咬牙引进吧。

  

务必有系统思考的能力与习惯,千万不要因为某个环节的改善而洋洋得意,很可能这一环节的改进并不能促进整个系统效率的提升,甚至还引起其他环境运作效率的降低。

  

要习惯画出整个系统的流程图,若有能力设置流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就更好,这样,可以通过电子手段测试某个环节改进对系统的影响,使系统思考数字化。

  

总之,精益管理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花大力气,耗尽体力与智力,不断能力,才能真正落实到位,见到成效。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逐步摆脱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真正走向长久的成功。

  

三、精益生产管理有哪些方法

精益生产管理包含的方法有以下11种。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5S,起源于日本。

  

5S是创建和保持组织化,整洁和高效工作场地的过程和方法,可以教育、启发和养成良好“人性”习惯,目视管理可以在瞬间识别正常和异常状态,又能快速、正确的传递讯息。

  

准时生产方式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Kanban是个日语名词,表示一种挂在或贴在容器上或一批零件上的标签或卡片,或流水线上各种颜色的信号灯、电视图象等。看板是可以作为交流厂内生产管理信息的手段。看板卡片包含相当多的信息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常用的看板有两种:生产看板和运送看板。

  

工厂的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的一环,也是最基本的一环。就制造业而言,加强库存管理,可缩短并逐步消除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滞留时间,减少无效作业和等待时间,防止缺货,提高客户对“质量、成本、交期”三大要素的满意度。

  

TPM起源于日本,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创建设计优良的设备系统,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安全性和高质量,防止故障发生,从而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和全面生产效率的提高。

  

生产过程中到处充斥着惊人的浪费现象,价值流图是实施精益系统、消除过程浪费的基础与关键点。

  

由于流水线布局不合理导致生产工人无谓地移动,从而降低生产效率;由于动作安排不合理、工艺路线不合理,导致工人三番五次地拿起或放下工件。

  

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对本工序在制品短缺的量从前道工序取相同的在制品量,从而形成全过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

  

JIT需要以拉动生产为基础,而拉系统操作是精益生产的典型特征。精益追求的零库存,主要通过拉系统的作业方式实现的。

  

为了使停线等待浪费减为最少,缩短设置时间的过程就是逐步去除和减少所有的非增值作业,并将其转变为非停线时间完成的过程。精益生产是通过不断消除浪费、降低库存、减少不良、缩短制造周期时间等具体要求来实现的,降低设置时间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法之一。

  

JIT是精益生产的终极目标,它是通过不断消除浪费、降低库存、减少不良、缩短制造周期时间等具体要求来实现的。单件流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法之一。

  

Kaizen是个日语名词,相当于CIP。当开始精确地确定价值,识别价值流,使为特定产品创造的价值的各个步骤连续流动起来,并让客户从企业拉动价值时,奇迹就开始出现了。

精益管理步骤(精益管理步骤包括)


复制成功